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打开强健脾胃的日常“按钮”,推荐给脾胃不好的人使用 即时看

来源:上洋中医宛医生   时间:2023-03-18 06:20:47

现在脾胃不好的人非常多,脾胃如果出了问题那真是万事都不方便,养起来也难。脾胃的“养”要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今天就给脾胃不好的朋友们推荐日常的脾胃保养方法,不用分是脾气虚还是素有虚寒,脾胃虚弱的人都能使用。打开强健脾胃的日常“按钮”。

保养脾胃的按揉方法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也就是说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脾胃来完成的。脾胃强,则气血生化有常,肠胃健康,吃饭才会吃得香,气血旺盛而面色红润;如果脾胃虚弱,胃脘隐痛,就会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消瘦、气短乏力,进而出现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甚至失眠、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虚生湿,痰湿内阻,还会出现肥胖、身体困重、口干、口中黏腻、湿疹等问题。所以古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其实,有些肠胃的小毛病,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资料图】

按揉穴位

1.中脘穴

中脘穴是胃肠疾病治中十分重要的穴位,该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横掌处(脐中上 4 寸)。

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在第 6 秒时将手离开,重复 10 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可获良效

2.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约三指宽处(前正中线旁开 2 寸)。

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向下压,按揉此处约 2 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犊鼻穴)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每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 10 次,就可调整胃酸分泌、增加正常人胃酸排出量,使胃感到舒服。如果有腹部疼痛的情况,按压足三里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止疼作用。另外还可采用灸法保健,用艾条灸10~15 分钟或用艾罐灸 20~30 分钟。经常对足三里穴施灸,可达到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的体表投射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适,有调节中焦气机升降,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揉腹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黄帝内经》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揉腹宜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的时段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50 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 50 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

按揉食指

忙碌的上班族总是惜时如金,要专门抽出半个小时来调理可能有难度,但在开会时、打字累了休息时或者在饭店里等美食上桌时动动手指却不是什么难事。按揉手指简单又轻松,却也能起到养生的效果,而且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经过食指,故按揉食指可以起到养护胃肠的作用。

提高腹温

有中医学养生观点认为,人体万病根源在于腹,想健康长寿就要提高腹温。因为凡是身体疲劳,甚或有严重疾患、内分泌失调、患疑难杂症的人,在腹部多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1.腹部温度普遍下降

如人体腹温在 36℃左右,则皮肤红润细腻、身材匀称、免疫力强;腹温在 34℃左右,则易长斑、长痘、便秘、过敏、面色晦暗等;腹温在 32℃左右,易肥胖、患痛经等;腹温在 30℃左右,易手脚冰冷,出现各种肿瘤结节和疑难杂症。

2.腹部容易形成异常结节

腹部是六条阴经交汇的地方,稍不注意,腹部很快就会成为痰湿瘀阻凝聚的地方。

3.腹部越寒肚子越大

腹部若受寒,则经脉堵塞,脂肪凝聚堆积,身体就会肥胖起来。

因此,在湿气重的时候,建议大家用艾条温灸中脘穴(脐中上 4 寸)、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前下方凹陷处)15~20 分钟。通过温灸这些穴位,有助于温胃行气,健脾祛湿。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